多尔衮成功钻进了自己下的套里,朱由检心情大好,阶段性的任务完成之后,也没有特别要紧的事,可以好好放松一下。
朱由检笑着走出武英殿,抬头朝宫墙外头看去。
冬日暖阳罩着,无风,倒也没之前那几日冷,不知哪里传来梅花香味,淡淡萦绕在鼻端。
自从穿来之后,这诺大的明紫禁城,自己还真没有都看过,今日有这个兴致,就去好好瞧一瞧。
“陛下,天冷!”王承恩追在朱由检身后,将一件貂绒大氅披在朱由检身上。
朱由检拢了拢大氅,信步朝殿外走去。
“陛下这是要去哪儿?可要先着人通传一声?”王承恩见朱由检是朝后宫去的架势,忙问了一声。
“不用!”
朱由检没有明确的目的地,如同一个VIP游一般走在这宫中,身后跟着一众服侍的人,一路随处可见朝自己行礼的宫女太监。
不知不觉,朱由检走到了宫后苑,俗称御花园。
园中,亭台楼阁的檐角在树枝间若隐若现,奇石星罗棋布,佳木葱茏,古柏藤萝,将冬日的花园点缀出了生意盎然。
“你站住,别跑!”
“哈哈哈,追不上我!”
苍翠间人影晃动,小孩子的笑闹声倏地传入耳中,夹杂着宫女太监惊呼声。
“陛下,是坤兴公主!”王承恩踮起脚朝里看去,笑着同朱由检回话。
坤兴公主,这个名字很少被人知道,但说到长平公主,拜于多部影视作品,大家都知道。
长平公主朱媺娖,初封坤兴公主,她这个长平公主的封号,也是建奴入关后给封的。
此时,长平公主还没有断一条胳膊,也没有出家做尼姑,更没有收仇人的女儿想着让他们父女自相残杀。
小说中的情节并没有在现实上演,长平公主在建奴成为这座宫殿新的主人之后,自请出家,但顺治并未允许,将她嫁了人,而她,最后在十七岁因思念父母,抑郁成疾,不久病故。
如今的朱媺娖不过八岁,小小的脸庞上满是笑意,在花园中追逐打闹。
许是因为这具身体中还残留着一个父亲对于女儿的疼爱,本是不喜欢小孩子的朱由检,此时看着他们,也生了疼惜之意。
没想到上辈子还是单身狗的自己,眼下居然妻妾成群,儿女绕膝,这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,真成了自己的孩子!
这喜当爹的节奏,不是一般得快啊!
“好了好了,你们别闹了,”万春亭中传来周皇后的声音,“过来歇会,吃点东西!”
“是,母后!”
朱媺娖应了一声朝亭子中跑去,跑到一半,却是突然看见了站在石子路上的朱由检,脸上的笑意瞬间收起,规规矩矩站定,缓步朝朱由检走了几步。
“快走啊,你怎么停了?父...父皇...您怎么来了...儿臣...儿臣...”朱媺娖身后,太子朱慈烺在看到朱由检之后,整个人肉眼可见的害怕起来。
记忆中,朱由检因为操劳国事,对他们的陪伴不多,可对他们的要求却十分严厉。
公主不能没有大家闺秀的样子,说话声音不能大,要笑不露齿,走路要莲步轻移,更别说跑了。
对于太子朱慈烺更甚,同现代的家长一样,最好是一日十二时辰,除了睡觉就是学习看书,玩就是浪费时间。
而原先的崇祯,给自己上了发条不算,还给朱慈烺也上了发条,要是看见他在玩,哪怕就一刻钟,那也是贪图享乐,不配为大明太子。
因此,也难怪这两个孩子看见朱由检之后,是这副害怕的模样了。
朱由检却是觉得没关系,孩子嘛,爱玩是天性。
“在玩儿什么呢?”朱由检尽量使自己声音听上去平和,脸上也笑眯眯的。
这么一句温温柔柔、心平静气的话,让站在朱由检面前的两个孩子吓白了脸。
父皇上一次这么温柔得同自己说话,后来罚他们抄了半夜的书啊!
手腕酸得第二日都提不起来,连吃饭都是让嬷嬷喂的!
朱慈烺小脸耷拉着,唇角紧张得抿着,眼看着要哭出来一样,可还是大着胆子挪了几步上前,将朱媺娖挡在身后,好像这么一来,朱由检就看不见妹妹一样。
“父皇,儿臣知错,请父皇责罚!”朱慈烺说着,“扑通”跪在了地上。
要知道,这脚下可是鹅卵石铺的小路,彩色石头拼就成“福”、“禄”、“寿”等吉祥图案,好看是好看,可这么一跪,朱由检听着这声音就觉得疼得厉害。
朱慈烺跪下后,朱媺娖也跟着跪下了,“父皇,不是太子哥哥的错,是女儿拉着太子哥哥玩的,太子哥哥看了一日的书了,太子哥哥很辛苦!”
兄妹倒是情深!
朱由检看着眼前这两个孩子,没有立即让他们起来,听了朱媺娖这话,咳了一声,说道:“他是太子,将来要肩负起这个大明的天下,现在不辛苦,将来
第四十六章 喜当爹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